大思政课如何建体系拓资源?日前,在上海杉达学院举办的“与人民城市同频共振,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研讨会上,数十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作“熔炉育人理念创新与系统构建”主题发言。高德毅把高校培养人才比喻成熔炉炼石,他提出,建立熔炉的育人体系需要坚持系统论,在课程层面、三全育人体系层面、校内外协同方面分别发力,构成完整的育人时空。另外,要做到大中小德育体系纵向衔接、第一第二课堂与网络空间横向贯通、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
办好“大思政课”既需要理论体系构建,也需要善于利用城市的资源禀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李国娟作“基于上海资源禀赋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几点思考”主题发言。她提出,要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用好上海鲜活的改革开放实践资源的禀赋,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现实的引领,回应学生的需求。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好上海独特的理论资源禀赋。要坚持教学和治学相结合,充分用好上海的文化资源禀赋。
上好办好讲好用好“大思政课”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上海市教科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在发言中指出,大思政课是科学的理论和时代背景相结合的思政课,是理论学习和实践为例相结合的思政课,是学校课堂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思政课。要开门办思政,把教学内容置身于大时代,化理论为行动,入脑入耳入心。
作为“与人民城市同频共振,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研讨会的延伸,“用伟大党建精神引领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同日举办。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