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一件小事中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意义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2018级基础医学班的陈芸儿,是学校出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86名志愿者之一。她作为一名医疗领域助理驻守在延庆冬奥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场馆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与其他领域志愿者不同,医疗领域的专业志愿者不仅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出色完成任务,陈芸儿和志愿者伙伴们上岗前都做足了准备,除了全程参加通用培训外,他们还进行了多项医疗专业培训,对于赛时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预判。
正式上岗之后,陈芸儿对延庆冬奥村很快就熟悉了,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流程。延庆冬奥村里住着各国代表团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人员情况复杂,对志愿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每天早上6点就从志愿者驻地出发去冬奥村,室外的体感温度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除了面对严寒的天气,我们还需要面对连续几十天的封闭管理以及高水平志愿服务的要求。但是能为冬奥会贡献力量,我们都不觉得辛苦,也能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为保证志愿者的安全,延庆冬奥村医疗团队综合考虑后,将大学生志愿者安排在综合诊所清洁区,将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陈芸儿的主要任务是做行政辅助工作,从信息收集整理到保持环境清洁,从诊所人员饮食到医疗物资的保障,她每天都细致严谨地做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陈芸儿依旧满怀热情,“虽然我无法到一线为伤员提供医疗服务,但是我能从每一件小事中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意义。”陈芸儿和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一样,希望竭尽所能将每一件小事做好,为一线的医疗官和工作人员做好后勤工作。
其中,医疗物资保障工作非常重要,每当有志愿者要进入冬奥村污染区时,陈芸儿就要提前将他们所需的防护服、手套、隔离面罩、眼罩、鞋套等医疗物资清点好,并从仓库运送到进入污染区前的货架上。这样的工作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做,一天下来搬运的防护服少说也有上百套。“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我们得根据进入污染区人员的需求随时调货,不能出现断货的情况,全力做好保障。”陈芸儿说。
作为一名基础医学的学生、一名未来的科研工作者,陈芸儿表示,自己会将科研中的那股韧劲带到志愿服务中来,直面挑战,勇往直前。同时,她还会将科研中的严谨和专注融入到志愿服务中,把细小的事情做到极致,将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铭记于心,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感言
“很幸运,我在延庆冬奥村以一名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身份度过了22岁生日。我收到了老师们和志愿者伙伴们的祝福,非常感动。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用青春服务冬奥,以微笑传递温暖,传递志愿精神。用我们每一片小‘雪花’的努力,迎来冰雪之花的绚丽绽放。”
——陈芸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