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北京市开展各种文化进校园活动,伴随“双减”政策的深化落实,中小学生在校园中便可广泛接触城市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2月20日,北京汇文中学德育副校长洪京、北京市门头沟区黑山小学校长任全霞做客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直播现场,介绍各自校园文化的培植与发展过程,讲述学生在校内的多彩生活。
体育文化助力学生身心健康
北京汇文中学有150年的历史,是北京最早开办的现代学校之一。洪京介绍,体育是汇文的教育传统。1895年,汇文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棒球队,同时也是中国首批开展篮球、网球运动的学校。1932年,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刘长春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奥运会前,在汇文的运动场进行训练备战。从那时起,汇文中学就被注入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种子。学校在150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体教结合”积极发展学校体育,并在其中实践和探索现代教育的真谛,诠释汇文“全人教育”办学宗旨中“增进身体健康”的意义。
如今,汇文中学在继承传统优势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文化。汇文中学是全国田径传统校、金奥运动学校、全国足球特色校、北京市游泳传统校,奥林匹克文化已深入融进汇文发展理念。洪京称,长期的坚持换来的不仅仅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操。
当谈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汇文中学如何进一步发挥“体教结合”的优势时,洪京表示,体育教学一直是汇文中学的优势和特色。汇文是北京市东城区唯一有400米标准跑道的中学,还拥有体育馆、游泳馆,硬件设施齐备,体育社团也很多。同时,汇文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学校追求让体育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以体育人,以体育智,让学生“动”起来,感受奥林匹克文化之美,成为新时代需要的人。
京剧课程打造校园艺术特色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瑰宝。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010年3月,北京市门头沟区黑山小学在全区率先将京剧引入校园。如今,12年过去了,从个别学生学习发展到全员学习,从只学习单一的表演发展到综合性的学习,从以兴趣班的方式学习发展到京剧课程的学习,京剧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教育,黑山小学也被评为北京市艺术特色学校。
在国戏杯、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北京市阳光艺术节上,黑山小学多人次获得金奖,创编的课本剧《王二小》《孔融让梨》获得市级金奖。2014年至今,学校6名学生分别被北京戏曲附中和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录取,为京剧的传承奉献自己的力量。
任全霞介绍,京剧进校园充分发挥京剧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引入京剧课程的过程中,把课本中学生熟悉喜欢的小故事,创编成京剧课本剧,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角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编京剧文化读本,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京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京剧社团活动,学生们在社团学习京剧唱段和京剧课本剧,演奏京胡、二胡,制作京剧脸谱等,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此外,学校还将京剧与广播操相结合,创编体现京剧元素的京剧操,让学生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京剧的手、眼、身、法、步,体验京剧的身段美。
她表示,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京剧、喜欢京剧,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建立了自信,强健了体魄,磨炼了意志。在弘扬民族艺术的过程中,京剧潜移默化为学生注入了中国基因,传承中华美德根植于心,学会以美淘情,以美益智,以美育德,文化自信逐渐彰显,收获快乐,健康成长。
“双奥之城·看典”是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一项互动展示活动。活动自2月1日至2月20日,每天举办一场直播,邀请多名嘉宾讲述北京故事,阐释北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和发展成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