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助力非遗传承的法国经验
7月25日至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大会在韩国首尔举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质量,释放活态遗产的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和平是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全球非遗保护的优先事项再次得到强调。法国作为非遗大国,在促进非遗与教育深度融合,确保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保障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这些实践与经验,值得我们关注。
1.传统手艺,代代相传
在法国,不少非遗项目本身就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通过职业培训,民众有成为非遗从业者的可能,传统手工艺亦通过职业培训的方式得以代代相传。法国非遗职业技能培训有如下特点: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选择多元、专业细分、按需施教等。
法国青年初中毕业后可选择进入公立或私立的职业高中参加非遗职业的系统技能培训。这些培训可对接法国的资质证书和职业文凭两套从业资质认证系统。对于同一非遗职业,根据不同的具体技能类型,在职业培训的层面上还进行了专业细分。以在中法都被列为非遗项目的传统陶瓷制造为例,法国目前就有包括陶瓷艺术能力证书、建筑陶瓷艺术装饰能力证书、工业陶瓷生产能力证书、陶器制作能力证书、手拉坯能力证书、陶瓷技术职业证书、手工艺职业证书、陶瓷艺术职业证书、陶瓷装饰艺术专业证书、职业高中陶瓷专业文凭、艺术陶瓷职业本科文凭等10余项不同的细分资质证书与文凭,甚至在本科以上还有相应的学术及专业硕士、博士学科。
此外,法国教育部还允许职业学校自主开设符合地域产业特点与实际师资情况的全日制或职业继续教育项目,并颁布相关技术职业证书和职业能力证书。因此,在上述提到的证书与文凭之外,公立或私立职业学校可以推陈出新,自主设置颁发职业资质。一旦备案通过,相关的非遗职业技能证书与文凭会被收录进国家职业资质认证目录,具有官方效力。
2.自主创业,重入职场
在职高体系之外,为满足成年人群体重入职场、进修深造、自主创业等不同需要,法国还允许国家认定的公立或私立职业培训中心与非遗手工艺工坊所辖职业培训部门,开设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接受培训者可与相关非遗传承企业签订学徒合同或职业深造合同。培训期满测评合格后,培训生可被授予各类国家级职业资质证书,并参加直聘,被录用后,培训期也可被计算在工龄内。
36岁的法国工匠莫罗介绍,他在职业技能工坊内参加了为期3年的职业培训。按照培训计划,第一年60%的课程是工艺美术史、数学、化学、材料等基础理论课;第二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地职业培训,需进驻车间完成生产项目;第三年所有学徒统一参加由法国劳工部组织的结业考试,包括书面理论测试、口头表达能力测试、实际操作技能测试和绘画制图水平测试等,以获得工匠职业资质。其后还要再接受选拔性考试,只有通过了作品筛选和面试的学徒,才能真正成为非遗职业技能工坊的雇员。
考虑到手工业的独特学习与工作形式,法国还设立了对非“科班”出身人员的资格认证体系。一些独立从事非遗技艺创作的工匠是通过家庭传承、工匠作坊访学、互联网课程等其他方式自主完成的学习。针对此类未参加过机构培训的群体,法国推行了“职业经验认证制度”。独立的非遗匠人可向行业协会或认证机构提交资质申请,证明他们有至少三年的职业经验,同时提交作品设计等相关技能的佐证材料,并接受一个由专业同行和培训机构专家组成的考评委员会组织的答辩。只要考评委员会讨论达成一致,认定此工匠具备充分的职业动机和专业能力,就会向颁证机构出具专业意见,授予该申请人相关的资质证书。这一举措将非遗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所获得的技能和经验转化为官方认可的从业资质,这是对其既往经验的尊重和认可。在资质证书的重要性不可小觑的今天,“职业经验认证制度”可帮助独立的非遗从业者进入学历体系,提高其在行业中的声望,让其拥有向更高阶职业资质进行深造的可能性。
法国非遗的职场准入与以获得国家职业资质证书或职业文凭为导向的人才遴选体制息息相关。为了照顾不同群体的培训愿景与求职需要,非遗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项目也愈发多元和专业。但是,职业培训过于细分的弊端与局限也不可小视。非遗陶瓷工匠罗贝尔提醒说:“会使学生在陶瓷制作的某一方面异常专业,却无法做到独立生产一件完整瓷器。”另一位受访工匠富尼耶也认为,工坊组织学徒培训时,不应过早界定工种,而应让年轻人将整个非遗陶瓷手工技艺都掌握后再细分专业,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专业素质,全面培养
法国非遗匠人普遍认为,受惠于成熟的非遗职业教育体系,他们收获的不仅是非遗相关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培训过程中,个人能力得到扎实锤炼,其益处能贯穿整个职业生涯。
沟通能力——先后在职业学校和工坊接受职业培训的工匠雅各布表示,职业学校鼓励学生通过项目进行学习。从项目设计到实践,学生需要不停提出问题、表达见解,并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持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这对于未来想要从事独立创作的非遗从业者而言尤为重要。与周围的同行交流以提高技术水平,与客户和市场保持有效沟通以打开产品销路,这些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即使是当雇员型的非遗匠人,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减少误解和疏漏,提高生产效率。不过罗贝尔说,未来的非遗匠人需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合作,但法国目前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工坊组织的培训,都忽视了外语教学。
观察、分析、理解与实践能力——职校教师贝尔纳介绍说,在非遗职业技能培训中推广项目化教学,学员不仅需要通过观察吸收教师的指导和演示,还需要通过阅读、参观展览、网络检索等方式理解并实践不同时代与创作流派的风格和技法。陶瓷工匠富尼耶表示,在培训中心的技能学习多依赖于对师傅的观察模仿,而非口头传授,因此在学徒期,学习者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提高。学者科尔尼认为,非遗传承大多依赖身教,学徒需要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身势语言来捕捉与内化“非书本化”知识,并将其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这意味着,学习者要能复刻示范者的技术,并理解后者在不同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和逻辑,将其转化创新。对于以提供服务为志业的非遗匠人而言,这种观察分析的能力还应包括对外部世界的“专业凝视”,即观察自己所从事的非遗项目在当地的行业现状并提出方案,利用手艺在当地谋生、立足、安家。非遗陶瓷工匠里夏尔透露,在他组织的职业培训项目中,他要求学徒撰写技术报告,详细记录每次出窑时窑变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技术分析,以进一步总结规律、孕育创新。
合作能力——通过互联网课程、走访匠人作坊等自我培训方式走上非遗手工艺职业道路的富尔表示,合作能力是重要的职场技能。不管是在几个人合作成立的小微非遗手工作坊,还是对生产力要求更高的手工艺工坊,对初来乍到的职场新人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和老师傅及资深工匠友好相处、与同事分工协作,能够助力新人快速掌握相关职业技能,融入职场。当前,法国的非遗传承者与被传承者之间已鲜有传统的“师徒父子”般尊卑鲜明的上下级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同事关系。学徒们现在很少使用传统的“师傅”称呼培训自己的工匠,而是代之以教员、教师的称谓。收徒的受访工匠也都表示,师徒彼此是独立的个体,从创作角度也不强求大家必须保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双方的平等与彼此的尊重实属一种“精神减负”,对师徒相互学习、通力合作大有助益。
知识共享与传承能力——非遗之难与贵,在于濒临消失。受访的非遗手工艺从业者均表示大师工匠有责任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传承给下一代,并确保在自己门下受训的个体未来亦能够进一步传授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但正如自主创业的陶瓷艺术家弗雷德里克所说,知识共享与传承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一个好的手艺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传承者。在今天法国的非遗传承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做但不会说、会说但不会教”,无法有效教导他人。为此,有必要在传承过程中不仅教会学习者工艺技法,还要教会他们有关非遗手工艺知识普及传承的教学法,使其能够将经验性的非遗技艺以笛卡尔笔下“理性、清晰、具有章法”的教育方式在民众与未来有志于从业的人群中代代相传。培训中心或工坊中接受了职业培训的工匠大多一开始就被训练进行口头和笔头的知识共享,表现突出者会较早成为非遗技能的传承人。譬如工匠莫罗,其父亲也在同一工坊做陶瓷工匠,在他被聘为陶工几年后,由于言传身教能力强,20多岁的莫罗就直升教员。他表示,能够留任的工匠本身就是经过遴选的佼佼者,国家级非遗陶瓷工匠的身份意味着协调团队、成为导师、传授特定手艺的重要责任,也有保存、丰富和提高文化遗产的义务。
创新能力——当前,以就业和生产为目标的职业培训中心和手工艺工场中的职业教育活动侧重于标准化的传承。工匠吉雷尔回忆说,在手工艺工场参与培训时,教员通过示范和口头指导要求学徒不断重复模仿自己的动作,每一个手势细节都要与师傅一模一样,通过复制经典设计或艺术家作品,以使他们的技艺吻合该非遗项目的传统标准,这也是判定一个学徒是否能成长为合格工匠的标准。随着近年欧洲理事会及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将发展智能和创意经济列为重点规划战略,而非遗保护与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直接相关,受访工匠亦普遍认识到创新并与时俱进是“活儿”能够长久存续的奥义所在。职业学校也因此在技艺传承的同时,更侧重于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保护个人的创造力。贝尔纳透露,如今的教师们都会全力支持和鼓励年轻学生大胆创作并利用新媒体和商业及艺术渠道与世界共享。此外,非遗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在法国近年同样呈现出创新趋势,多所法国大学新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学研究”“遗产科学与社会人类学”等交叉学科,将非遗与创意产业、新型行业、学术研究相结合,由此拓宽非遗从业者的职业道路,使非遗项目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此外,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培训传承同样需保障学习者的可持续就业能力。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可持续的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够谋得并保住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正如法国知名教育学教授菲利普·卡雷尔所说,“职业教育应该帮助学员获取可在不同职业间转移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态”。秉持这一指导思想,非遗职业教育将重点放在能力建设,一方面,可使学习者具有更多选择和容错空间,帮助人们解除学习濒危工艺的后顾之忧、吸引扩大学习群体;另一方面,对提升本国在就业市场、创新和生产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亦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4.工匠精神,多种模式
非遗领域是“有形”行业与“无形”文化的融合,千百年来形成的手上功夫是工匠精神最好的载体。非遗职业教育的内核就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与职业身份的塑造。所有的受访匠人均表示,职业教育确实对其职业身份的认同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今天的法国,非遗“工匠”身份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被分割成了两大阵营:被雇佣的劳动者多自认为是“技术专业人员”,而独立的手工作坊从业者则多自认为是“艺术创作者”。
莫罗秉持老派观点。他认为,在法国声称自己是艺术家、创作者很容易,而撑起“匠人”的身份则需要强烈的责任感。艺术家只需要创意与自由,而匠人则意味着人本身就是非遗项目的化身,作品质量要经得起市场与社会的评判,同时,匠人应身兼传承该非遗技艺的使命。格莱西亚、托马等受访工匠则表示,所谓工匠精神,应该是艺术创作者身份与专业技术人员身份的结合,同时具备卓越的非遗工艺知识与技能、愿意分享并有探索精神、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细心负责、纪律性强、值得信赖等特质。
卡兰、珀蒂等工匠指出,最能够代表工匠精神的法国传统非遗职业教育模式起源于18世纪的“环法行会学徒制”。在这种培训制度下,学徒离开家庭,通过走访不同地区,跟随不同城市行业协会内的不同师傅学习6年左右时间,学成某项传统手艺。入行须有拜师仪式;学徒期间,行会负责提供食宿,学徒与师傅同行共食合住;出徒时经过考评,学徒获得相应职业资质证书,并完成出徒仪式。6年间,不同师傅从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两方面指导年轻学徒,向学徒传授本行业的技能、知识、身份认知及文化特色,让学徒加深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学徒在驻地行会,也会运用自身手艺,与师傅一起解决当地居民实际需求,在对师傅和同行的观察中,在实际工作中,建构自己对工匠身份的认知,并对工匠所肩负的职业责任有更加切身的体会。遗憾的是,较之于法国现代职业教育普遍的2至3年培训时间及分类精细的培训项目,“环法行会学徒制”由于培训周期较长,且涵盖的非遗项目十分有限,这种传承模式在法国当代的非遗职业教育中并未形成规模。2010年,这一制度本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侧面说明了这一传统传承模式的消亡。目前“环法行会学徒制”行会尚在,仍有少量企业负责人愿意作为“师傅”提供“环法行会学徒制”的培训。他们认为,“职业教育的普及化”使人们易于拥有证书或相关文凭,但一纸证书的获取并不等同于职业技能的掌握,因此希望坚持通过“环法行会学徒制”这一非遗项目,培养真正德才兼备的非遗匠人。
当今时代,让子女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已不再是一种父传子式的特权,而演变成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2022年12月21日,我国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推进专业化、模块化发展,健全标准规范、创新运维机制;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法国在非遗手工业的职业教育实践,打好了职业培训的可持续性、全民性和全纳性地基,围绕可持续就业能力建设这一中心,赋予了工匠精神更丰富的内涵,对我们完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非遗教育体系具有一定对照、借鉴意义,而其全面围绕就业的功利性及制度建设的“证书导向”缺陷也值得我们思考、警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