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第一批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公布了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设置的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共22所备案院校中拟新建9所民办职业学院。此后,教育部再次发布了《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在7所公示院校中,拟同意新设郑州美术学院,办学性质为民办。数日内10所民办高校的密集新建或新设,引发了社会关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前景的热议。
事实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而快速发展的。过去三四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就规模而言,已经由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补充发展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6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为25.37%;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845.74万人,占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的24.19%。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缓解公共教育财政压力和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面临着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战略主题。作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却长期存在办学实力总体偏弱、治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与公办高校相比,其面临的发展任务无疑更加艰巨、更加紧迫。推动民办高校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道路,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亟待破解的一个新课题。
从目标维度看,民办高校应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民办高校应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遵循,充分运用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大格局、大视野、大担当,积极参与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历史进程中,参与到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教育实践中,参与到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中。在对接区域和地方特色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面,民办高校也要在扩大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增设规模上下功夫,调减不符合区域和行业发展定位的专业,以需求导向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汇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构建特色专业集群,提高民办高校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从行动维度看,民办高校应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科建设水平既是社会对学校“好不好”的评价标尺,也是民办高校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能力基础。民办高校要锚定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导向,积聚学科特色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汇集学科发展人才团队,构建开放式的学科联动建设平台和协同平台,集聚多元化的资源支持和跨界合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系统创新,提高学科建设的社会服务能力;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学科建设中心,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发展新型交叉专业,开发多层次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验型、场景型特色教学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持续成长能力,大力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对标国家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标准,加快推动校内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实施毕业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结合”制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从保障维度看,民办高校应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全面领导,是民办教育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根本保障。民办高校应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民办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推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充分预判分类管理后的叠加矛盾,提高学校的风险应对能力。民办高校也要提高依法治校的主动与自觉,不断完善学校章程的内涵和功能,强化章程在依法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夯实规范办学的制度基础,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创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通校企融合的人才引进和职称聘任通道,探索实施多元化考核激励机制,规范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常态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服务制度,推动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