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资讯网
工商银行
吉林大学考古师生:在田野上“过筛子”
发布时间:2023-05-23 12:23  来源:人民网   阅读量:13603   
分享至:

吉林大学考古师生:在田野上“过筛子”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师生正在为迎接新的田野考古挑战,作着全方位准备。

  春季开学前,他们就赶赴山西运城夏县当地,在占地180万平方米的辕村遗址上,进行了文物采集、地表踏查和相关勘探等工作,确定了今年的考古挖掘范围。

  “探人类之过往,溯文明之源流”是该院的精神风向标。今年是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创立51周年,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3000多名考古人才。他们参与了国家很多重大考古工程和项目,也见证了这一学科从白手起家到世界一流的发展蝶变。

  如今,探古溯源的接力棒传到了新时代教师和大学生手中。带着对国家考古人才的培养热忱、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不断传承与创新,把家国情怀、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和实践之中。

  田野考古实习是一个“过筛子”的过程

  每个大三学年的秋季学期,学生都要跟随带队老师,离开学校、来到考古发掘现场,经历为期4个月的田野考古实习。

  去年秋天,44名大三学生来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的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邻近的夏县师村遗址进行考古实习。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是晋南地区发现的内涵最为丰富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在那里,学生们要跨越夏、秋、冬三个季节,接受从勘探、调查、发掘、测绘、数字建模、采样、浮选到清洗拼对陶片、器物修复、器物摄影、撰写发掘报告等考古全过程的严格训练。

  在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资深考古文博专家赵宾福看来,田野考古实习是一个“过筛子”的过程。有的学生畏惧艰苦,“这辈子都不干这行了”,有的学生则找到了探索未知的乐趣,“一辈子就干这个了”。

  在考古教学基地,每天清晨6点40分,就会响起第一遍铃声,提醒学生们可以到餐厅吃早饭。7点10分,前往发掘工地的大巴就要发车。

  要是赶上炎热的夏季,作息时间还要再提前一个小时。严苛的要求和忙碌的节奏,对学生而言是心理、身体和意志品质上的考验,但又是蜕变成一个合格的新时期考古人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

  “有一种回到高三的感觉。”2020级本科生高洁说,夏季最热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同学们要戴上帽子、口罩和袖套,全副武装前往考古工地。

  每天汗流浃背、灰头土脸,同学们自嘲是“挖土人”。但对高洁而言,这种心态会在发现某个遗物或者遗迹时,瞬间消失。

  大家参与发掘的师村遗址,包含了从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早期、仰韶中期直到两周、汉代、宋金等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方启说,这对考古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大的锻炼意义,弥足珍贵。

  在挖掘现场,老师给每名同学分配一个5米乘5米的探方,从去掉地表覆土开始,一铲一铲,一层一层,数千年前的遗迹在他们面前慢慢显露出来。

  看到此前师兄师姐们挖了很多很深的沟、墓葬、灰坑,高洁也曾怀疑自己,是否能像他们做得那么好。她觉得很幸运,在她的探方里有墓葬遗迹。她亲手发掘了两座墓葬,一个是仰身直肢葬,还有一个是3个人叠放在一起的叠肢葬。

  挖掘过程是不可逆的,如何按照正确步骤,留心下手的每一铲,是对学生的最大考验。这样的训练让原本性格有些急躁的高洁变得沉稳、细心,“我们是文物的第一经手人,必须做好”。

  辛苦而重复性的工作总是枯燥乏味的,结果经常令人失望。可每当有新的遗物出土或者有新的发现,总能让大家感到惊喜,哪怕是遗憾甚至是错误,这些过程都使他们向成为真正的考古人又近了一步。

  在去年的挖掘工作中,除了出土石雕蚕蛹、石雕蚕茧等重要遗物之外,师生们还发掘出了很多房址、灰坑、墓葬、瓮棺、窑址等遗迹。其中,完整或可复原的陶、瓷器有40多件,此外还有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用具。

  当书本和课堂上的所学所闻一一呈现在眼前时,大学生成为用手触摸历史印记的人,对“考古人”身份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深刻。

  李萌是考古学专业的博士生。本科时期就在吉林大学学习的她,多次作为助教参与学弟学妹的田野考古实习。当年高考报志愿时选择考古,她更多的是“觉得好玩”。如今,在一次次的田野考古实践中,她感受到的是传承的责任和使命。老师们告诉她,在挖掘过程中,要用最严谨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与古人对话。这句话她也经常分享给学弟学妹。

  让更多人走进考古人的“梦工厂”

  “我们要改变中国田野考古教学的现状,考古人不是专门找苦吃,而是为了科研不怕吃苦。”赵宾福说。

  2020年10月,吉林大学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正式启用。在业内看来,这是一个全新的、在国内高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里程碑意义的考古实践教学基地。

  从此,学生们的田野实习生活从“老乡家”搬到了“基地”里。这里有教室、各类实验室和干净的宿舍,每个寝室还配有空调和24小时的热水。

  有了教学资源丰富的基地,考古学院的师生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考古学的“前世今生”分享给更多人,消除社会误解,让考古“热起来”。

  在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学生考古实习期间,基地把每周六下午定为公众考古开放日。每次开放日前,师生们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明确人员工作分配、规划参观路线、制作调查问卷、布置科普展板、设计研发文创产品,并且还要根据不同参观人群撰写相应的讲解词大纲。

  参加公众考古开放日的有周边的村民、孩童,也有中学生。考古学院的师生们会带着大家参观考古现场、实验室和驻扎基地,让更多人走进考古人的“梦工厂”。很多青少年参观后,才知道当下考古也有很多科技和智能元素。

  “无人机遥感、三维扫描建模等技术已经是很成熟的考古工具。”方启介绍说,目前还在测试无人驾驶运输车,以后学生在探方中挖出来的渣土不用再靠人力推,用手机App一键呼叫,无人车就可以自动运走渣土,并倾倒在指定地点。

  近年来,依托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打造了名为“时空挖掘机”公众考古与文物保护志愿服务项目。这个大项目下,还设置有校园博物馆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实体活动、田野挖掘“公众考古开放日”、文物保护专业调研、“工地熊”形象考古漫话系列科普读物、探寻英烈足迹志愿服务等6个子项目。这些由全院师生参与的项目正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向公众传播。

  尽管传播速度不够快,但吉林大学考古人仍满心期待,有更多人可以走进他们的考古“梦工厂”,了解考古,喜欢考古。

  当思政遇上“科普动漫”和“剧本杀”

  在参与田野考古前,学生们要先在考古学院内体验和感受各种浸润式的思政教育,在心中种下家国情怀和考古精神的种子,方启说。

  近年来,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师生原创设计、推出了多款形式多样的考古大思政文化产品,讲述考古人不为人知的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宋朝东京城里有什么美食?古人家里是否养宠物?人们约会、逛街要去哪里?古人最早的“写真照”是什么样……这些问题都能从最近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推出的科普动漫连续剧《物华宋潮》中找到答案。

  青年教师杨晨是《物华宋潮》的主创人员之一。她介绍说,《物华宋潮》融合了考古学专业知识和时下流行的动漫形象,诠释宋代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审美。片名取“物华天宝”之“物华”,“宋潮”则一语双关,既代指“宋朝”,又体现了宋代文化潮流。

  这部动漫连续剧以生活在北宋东京城中的少女“蔻姑”和公子“姬达”的故事展开。以“蔻姑”的生活、家庭和爱情故事为主线,剪影出宋代人生活中的雅趣和追求。

  不久前,杨晨参与撰写的互动推理剧《天书》也让学生们进行了开本体验。这是一个关于抗战期间我国文物学家与考古工作者进行一次历时十年、转移数十万件国宝文物南迁、悉心守护刚刚起步的中国考古学事业的故事。与众不同的是,这部推理剧嫁接了“剧本杀”模式,让学生们跃跃欲试。

  参与“剧本杀”体验的学生们分为“护宝队”和“夺宝队”两大阵营。“护宝队”负责护送文物从北平出发,选择路线、应对危机、找出“内奸”,将文物资料安全转移,阻止敌人的阴谋。“夺宝队”则要使用各种手段瞒天过海、夺取考古资料,为自己争取利益。

  今年9月,推理剧《天书》还将成为考古学院新生研讨课的组成部分。目前,这部剧在原剧本的基础上,正在增加考古劳动教育、文物修复匠人精神等内容。

  近年来,推理剧和舞台剧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经常运用的校内思政教学模式。在多位参与推理剧和舞台剧创作的教师看来,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历史,体会我国近代考古学者植根黄土、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俯仰之间为国为民的精神信念。

  在校内浸润体验,在田野中历练沉淀,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一直在用有形有新、入脑入心的思政教育,为一批批学子培根铸魂,让他们心中有力量,眼中有诗和远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苏小糖
  中国教育资讯网 |网站地图 |  服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http://www.camp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 未经中国教育资讯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