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团成为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大舞台。
在7月26日举行的民政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月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发布城市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岗位8.2万个,全部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其中2.5万个岗位专门招聘高校毕业生小社区正在成为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大舞台
加强政策引导,拓宽就业供给。
赵忠禹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基层社区绽放的缩影。
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拓宽岗位供给,让基层成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的青年起跑线。
上海公布1000多个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定向招聘应届毕业生,四川创新设置疫情社区排查防控社工岗位,招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安徽在社区设立小管家岗位,专门面向2022年高校毕业生招聘。
出台激励措施,创造让人们活下去的良好环境。
在民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营造留人育人的良好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各地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让他们在城乡社区岗位上有奔头,有干劲,有希望
有的地方开出真金白银,让立志服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无后顾之忧湖北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按规定给予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补偿,高薪等政策,湖南株洲明确,有志于服务农村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在相关基层单位工作三年及以上,可获得学费补偿
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扎根城乡社区,职业荣誉感的培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城乡社区服务质量。
城乡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年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接受经验,提高能力的重要平台。
民政部等四部门发出的通知要求,要加强对在城乡社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培训,增强他们服务群众的工作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他们进入城乡社区磨练和成长做好准备。
日前,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和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召开的社会组织帮助高校毕业生城乡社区就业座谈会,也关注到了被招高校毕业生的角色转换问题会议提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为城乡社区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要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和引导,切实提高城乡社区服务质量
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在河北,围绕互联网+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领域,从事城乡社区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将接受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当地还将建立一批医养结合培训基地,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相关社会组织和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协同培训
城乡社区是大学毕业生等年轻人成长成才的沃土在民政部等地方的积极推动下,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的组织保障和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必将帮助更多的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