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资讯网
工商银行
跨学科学习如何有效落地?这场沙龙用全学科读写课程给出尝试
发布时间:2022-07-24 09:4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   阅读量:10742   
分享至:

日前,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幻作家协会中小学生科幻人才培养委员会承办的'科幻+':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跨学科学习主题沙龙上线近600人参加了沙龙的交流活动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李维东向与会者介绍了最近几年来教育部重点项目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的读写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于今年6月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根据消息显示,该课题针对一线教学中读写内容和策略的失衡,以及跨学科读写肤浅粗糙的现状,以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为理念,以各学科视角下读写课程的重构为出发点,以非文学类读写为切入点历经七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语文学科到科学学科,从课内到课外,从框架和模型到标准和工具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学科专家,李维东带领项目学校的教师边实践边测试在螺旋往复,高级提升的过程中,他不断完善一核三层三维读写教学框架,并大面积推广经过7年的探索,最终形成了一个框架,两个模型,两个标准,n个工具,案例的系列成果

北四中语文组教研组长张作为项目学校的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案例他们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入手,将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第二册第六单元有机整合,提炼出如何在浏览中提取关键信息和如何在科学设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两个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以沉浸式读写模式创设科幻情境,设计了集科学,文学阅读,创意表达为一体的学习任务组学生们不仅要发挥想象力,以火星上的一天为主题,四人一组完成科幻故事,还要在学校的见字如面活动中,给太空中的中国宇航员写信并收到回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物理,美术等学科的老师共同协作指导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郑桂花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蔡克教授应邀对项目成果进行了点评,并就沙龙主题进行了讨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醉言
  中国教育资讯网 |网站地图 |  服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http://www.camp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 未经中国教育资讯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